close

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周一 (3 日) 揭曉,由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獨得大獎,表彰他解析細胞「自噬機制」。他研究的細胞自噬領域,近年被發現和癌症、神經退化疾病等有關,他的成就為相關疾病治療開創新契機,也為對抗衰老帶來新希望。 

《星島日報》報導,瑞典諾貝爾醫學獎評選委員會秘書佩爾曼宣布了獲獎者和獲獎原因,他表示,在該獎確定後已第一時間聯繫了大隅良典本人,大隅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驚訝,顯然也相當高興。細胞自噬是近年來熱門研究領域。「自噬」(Autophagy) 是一種細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環的基本過程。

通俗地說,細胞可以通過降解自身的非必須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,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細胞損傷和凋亡。「自噬」概念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,當時研究人員就發現了細胞這種降解自身成分的現象,但有關機制一直不為人知。 

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表示,上世紀九十年代初,大隅良典通過利用常見的酵母進行一系列實驗後,發現了對細胞自噬機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因。基於這一研究成果,他隨後又闡明自噬機制的原理,並證明人類細胞也擁有相同的自噬機制。 

評選委員會在新聞公報中指出,大隅的研究成果有助人類更好地了解細胞如何實現自身的循環利用。在適應飢餓或應對感染等許多生理進程中,細胞自噬機制都有重要意義,大隅良典的發現為理解這些意義開闢了道路。此外,細胞自噬基因的突變會引發疾病,因此干擾自噬過程可以用於癌症和神經系統疾病等的治療。現有研究表明,細胞自噬突變與老年人群體中常見的帕金森病、二型糖尿病等有關聯。

細胞自噬近年來受到熱捧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於其與疾病相關,並能用於抗衰老方面的研究。細胞中的受損蛋白質積累是生物體衰老的一個重要特徵。而細胞自噬可以擔任一個及格的「質檢員」,消滅受損的蛋白質,以對抗衰老帶來的負面影響。細胞自噬對肌體健康的意義很大。細胞自噬過程能快速提供能量,為細胞成分更新提供原材料,因此在細胞應對飢餓或其他挑戰時都能發揮重要作用。如果發生了感染,細胞自噬還能消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。胚胎發育和細胞分化也都離不開細胞自噬。 

香港《文匯報》綜合外電消息,大隅良典可謂「自噬機制」這一細胞研究領域的開山祖師,他昨日出席記者會時,形容自己自幼性格彆扭,愛與別不同,不喜歡與他人競爭,因此專注於前人未曾研究的領域。對於近年科學研究着重於經世致用,忽略基礎研究,大隅對此頗有感觸,認為如果研究者太過專注於應用科學研究,只會變得無趣,呼籲新一代科學家應該跟從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範疇,「雖然在當今世代這樣做有難度,但還是冒險做些有趣的事吧,多點挑戰,科學便會變得很有趣。」

大隅生於日本福岡,高中時加入化學學會,加上比他年長 12 年的哥哥經常送些科學書籍給他,令他開始立志當科學家。大隅的父親是九州大學工程學教授,愛與別不同的他於是千里迢迢地報讀東京大學,並選了工程學以外的學科。取得博士學位後,他負笈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攻讀博士後,由於東方人的面孔令他常常被誤會是小男孩,大隅因此開始留鬚,一留便數十年,也成為大隅的個人「商標」。

大隅學成後回到東大任教,1988 年升任副教授,並有了自己的研究室,亦即「自噬機制」研究的誕生地。大隅回憶當年在沒有助手的幫助下,獨自一人透過顯微鏡觀察酵母菌,堅持不懈下終於發現酵母菌自噬的秘密。他說:「太多人研究的領域,最終人人都只會爭第一,我對這種事沒興趣。發現一些從未有人見過的現象才是有趣。」

多年來大隅獲獎無數,有關「自噬機制」的學術論文數目亦由 1990 年代初的每年約 10 篇,激增至現時每年超過 2000 篇。基於自己的研究經歷,大隅堅持年輕人做研究不應急於短期成果,亦認為社會應該支持基礎科學研究,「雖然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成功,但這正正就是科學。」 

71 歲的大隅良典 1974 年在東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,目前是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。他將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獎金 800 萬瑞朗。醫學獎是每年第一個公布的諾貝爾獎項,周二 (4 日) 和周三 (5 日) 將陸續公布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得主。

香港《明報》援引日本《朝日新聞》報導,這次已是連續 3 年有日本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,去年大村智及梶田隆章分別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及物理學獎後,引起全國關注。文部科學省的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去年調查發現,日本人獲獎的報導,令中小學生對科研興趣增加,不過父母希望子女讀理科則減少,推測主因是擔心孩子辛苦。

調查在去年 10 月 30 至 11 月 11 日透過網上所做,主要想知道諾獎公布前後,人們對研究人員的工作及理科看法的變化,有 3335 名學生、2380 名家長回答。對於研究人員的工作,在諾獎公布前,回答「非常有興趣」、「相當有興趣」的中學生有 15.7%,諾獎公布後,比例增加至 24.8%;在小學生及高校生中同樣有增加。對於是否想子女讀理科,在諾獎公布前,回答「非常想」、「相當想」的高校生家長有 38.2%,公布後這比例減至 35.6%,在中小學生的家長中同樣下跌。

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相信,由於科研工作的辛苦被傳媒廣泛報道,可能讓父母們不想子女捱苦,因此不太想他們讀理科。

連日裔美籍學者在內,日本歷年已有 25 人獲諾獎。新華社前年分析稱,「注重基礎研究、保證科研經費和傳統上重視教育」,是日本培育眾多諾獎人才的 3 要素。

arrow
arrow

    DR.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